元宵节为什么又叫上元节?你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吗?
元宵节,又称上元节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灯节,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,是中国最重要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“夜”为“宵”;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“元宵节”。上元节的来历早在汉朝时期,道教中的五斗米道把天、地、人尊为“三官”,又叫做“三元”,并将之与节候相配,正月十五为上元,七月十五为中元,十月十五为下元。一般正月十五都被用作祭祀天帝祈福的日子。到了南北朝的时期,三元都要举行相应的庆典,而上元是最重要的,因为这一天是年初,是天官赐福的日子,有祈求全年平安的意思。到了后来,中元、下元的庆典逐渐废弛,上元庆典却经久不衰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因此,元宵节就是上元节。前者是民间节日,后来源自道教节日,合二为一。上元节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,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和牲畜,人们就组织起来去猎杀它们。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,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。天帝知...